初曲 发表于 2017-3-6 11:40

巴中巴山背二歌,源于劳动传唱千年

本帖最后由 初曲 于 2017-3-6 11:42 编辑

      传统音乐“巴山背二歌”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巴中的一种山歌,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是随着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方式而产生的。2006年,巴山背二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种山歌,"巴山背二歌"生动地反映了背二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      巴山背二歌"是在"巴山背二哥"的艰苦劳动中产生的,它的历史无疑与背二哥的历史一样悠久。他们在那深山沟、大山里辛勤的劳动,十分艰苦,什么蛇倒退、鬼见愁,走在那种路上只准前行,不准后退,只要后退就可能掉下岩去。而且因为山里的野兽很多,背夫不成群结队就可能被野兽袭击、吃掉。所以很自然的结合成一个背二哥队伍,羊肠小道难行,像原来的米仓古道的栈道,它是前人用錾子打的一个脚印,只能放一只脚在里面走,加上中午肚子又饿了,太阳又热,山上只有那个懒蝉子在叫唤,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精疲力尽,老"背二哥"杵子一打起,要想吃他那热馒头,就要慢慢往上爬。几句山歌一吼,大家情绪就来了,"巴山背二歌"就在这种环境下产生。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g0363thv0cn&auto=0巍峨的大巴山已经种在了山民们的灵魂深处山脉的广袤成就了背二哥的激昂高亢响彻山谷的歌声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恒飘洒下一地苦楚与甜蜜这些正是千年前背夫们遗落的记忆虽然我们从山野走向城市从蒙昧走向文明但是当现代的音响逐渐沦为嘈杂的浮华那些大山深处的歌声却依旧浸 润人心描摹日夜矢志不移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背运业由原来的长途背运演变为今天的短途背运,且从业人数越来越少,"巴山背二歌"正逐步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濒临危机,急需保护。

初曲 发表于 2017-3-6 14:59

沙发~

南山下 发表于 2017-3-6 17:33

巴山背二哥,出了名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中巴山背二歌,源于劳动传唱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