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男童抱养后重病被弃,两家人对簿公堂!
本帖最后由 张艳77520 于 2018-2-11 12:54 编辑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b0551adr3v8&tiny=0&auto▲CCTV-12《热线12》报道视频
抱走、退回、拒收、再退回、再拒收……将近一年时间里,在养父母和亲生父母的推诿中,涛涛病情愈发严重。
出生仅三天后,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孩子,涛涛被抱给同乡一户吴姓家庭。然而,一年后,孩子被查出患有肺病。面对巨额医疗费,同为农民的收养人又将孩子送回亲生母亲邵双梅,邵双梅拒收,“抱出去的时候是好的,现在有病了就抱回来?”
双方扯皮将近一年,直到2014年10月,法院判定收养行为无效后,邵双梅才接手这个孩子。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涛涛先后被查出患有肺结核、骨髓炎、股骨头坏死、全身淋巴肿大、贫血缺钙等多种疾病。三年时间里,邵双梅带着孩子,穷尽一切,希望能挽救这条生命。
现在,她后悔当初将孩子送人,后悔没能及时救助孩子。一个月时间里,网友为涛涛捐助了25万,希望能救回这条生命。
出生三天后被抱养一年后生重病 养父母又把孩子还回来
2012年,邵双梅怀有身孕8个多月时,同乡的吴信宗、谢文珍夫妇托丈夫刘国辉的姑姑陈登兰传话,并3次上门,想收养邵双梅“超生”的老三,“引(抱养)过去,会对他好的。”
2012年农历10月的一个晚上,当时已经35岁的邵双梅独自在巴中通江的家里,生下第三个儿子,体重6斤多。因为大出血,体弱、驼背的邵双梅几乎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对于此前要将孩子送给别人收养的提议,她反悔了。孩子出生第三天,吴家请人做通夫妻俩工作,第三天抱走了孩子。邵双梅说,涛涛的户口上到吴信宗儿子名下,取名吴明(化名)。
两个月后的新年正月,邵双梅还带着两个儿子去吴家看过涛涛,“(当时)不通公路,要走三四个小时。”此后再见涛涛,已经是10月。涛涛养父母打电话说,孩子生病了,咳得厉害。赶到医院的邵双梅抱着涛涛输了三天氧,得知治好孩子需要20万,养父母不愿意再养,邵双梅偷偷给家里打电话,让人把自己接走,留下了孩子。
一周后,吴家把孩子送到邵双梅家,“丢到地上,说是还原(不再收养)。”邵双梅把孩子送到中间人陈登兰处,陈又将孩子送回吴家。腊月,吴信宗找到村上、乡上10多个干部,在邵双梅家的院子里扯了半天。“好好的孩子送出去,现在是个病孩子,也有你(吴)的责任。”
随后,吴信宗告到了法院,称“儿子儿媳不知情,不同意”,不再收养。8月开庭,邵双梅和丈夫均未出庭,9月收到裁决书,判定收养行为无效,孩子又送回邵双梅身边。“是他们(吴信宗儿子儿媳)亲自上门接的。”对于吴的理由,邵双梅说。
农历9月底,离涛涛2岁生日仅有几天。吴信宗又一次把孩子送回来,得到消息的邵双梅躲回了娘家,整整三天,孩子由邻居代为照看。三天后,邵双梅终于回家,接过了孩子。
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两家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推诿。涛涛有没有得到过有效的治疗?涛涛到底病得多严重?邵双梅说,除了刚生病时住过院,其他的自己也不晓得。后来,邵双梅要给涛涛上户,才能去看病,却发现吴家已经给涛涛销户,理由是,死亡。
左腿3个大窟窿浑身上下都是病的病孩子“回家”
邵双梅开始带着孩子四处治疗。此时,2岁的他还不大会说话,骨瘦如柴。一个月后,不愿意走路的涛涛在县城民营医院确诊为股骨坏死,打石膏固定了一段时间,取石膏时发现,涛涛大腿内侧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孔流出脓水,并慢慢扩大。后来,涛涛高烧不退,病情反复,辗转县医院、重庆多地医院。2016年12月,涛涛再次高烧不退,在通江县人民医院抢救,“捡回一条命”。确诊结果,涛涛患上的是慢性骨髓炎,细菌已将股骨蚕食,“内部化脓”。征得邵双梅夫妇的意见,破开涛涛大腿清理肌肉内部,并且,接连有了3处大洞。39℃、40℃,不断地高烧,邵双梅不敢带孩子出院,在医院一住就是整整一年。“只有正月回去过一周。”
通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陈俊介绍,慢性骨髓炎多数是炎症引起的,如果细菌清理不干净,很恼火。“目前在县医院的进展不大,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还是需要转院。”陈俊说,如果只是养伤,完全可以回家,在村卫生室或者乡镇一级卫生院换药。2017年12月,涛涛病情再次反复,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涛涛转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一度病危,经过20多天的治疗,涛涛的肺部疾病得到了控制,可以出院,但邵双梅仍然心有余悸,不愿意出院。
慢性骨髓炎、股骨头坏死、陈旧性骨折、肺结核……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邵双梅来说,诊断书上这些艰涩的词,她也许并不能准确地理解。但她知道,要治好儿子,仅凭个人之力,几乎难以完成。邵双梅和刘国辉的家,在通江县胜利乡的一个小村子,离巴中100多公里。三个孩子,驼背的邵双梅没有劳动能力,全靠患有尘肺病的刘国辉挣钱养家。
在爱心人士提供的一段涛涛换药时的视频中,几双手按住撕心裂肺大哭的涛涛,他的左大腿上,触目惊心的长达10厘米伤口,医生用镊子夹住大块浸着黑色药水的纱布探进去,从视线里“消失”了,可见伤口之深。慢性骨髓炎导致的这样的伤口,在涛涛身上有3处。
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感染儿科,推开病房门,涛涛正腻在邵双梅的怀里,仅着一身秋衣、一件棉衣,脚上是一双新鞋,“在这(病房)不冷。”邵双梅说,大概是被禁锢在病床上太久,稍有好转,涛涛就不愿在床上待着。一双枯瘦的腿,撑着与之不协调的圆肚子,哪怕是趴在床边挪动,“精神比之前好多了。”邵双梅眼睛里有了笑意,桌上,是爱心人士送给涛涛的画笔和图画册。
曾在厕所偷偷做饭爱心人士一月为其筹25万
2017年12月14日,在通江县实验小学门口开餐馆的雷晓燕提着装有猪肝、鸡汤的6个塑料盒和一箱奶,来看望涛涛,塞给邵双梅100元。邵双梅笑着接过,让涛涛“感谢幺姑”,满脸笑意的涛涛呀呀说着话回应。雷晓燕是从某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涛涛的经历,记者联系上该公众号工作人员李志文。原来,李志文已经是两次帮助邵双梅母子,当时,邵双梅母子吃不起饭,只能在医院厕所偷偷煮饭,已经快一年了,饱一顿饿一顿。
“米、肉、菜,都是他们拿来的。”邵双梅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别说给孩子治病,家里就是连生活费都已经承担不起。为了省钱,4月6日,邵双梅开始偷偷在卫生间煮饭,好心的病友可怜母子俩,要么多带点饭菜,要么给她送来米菜。“先顾他吃,我就吃一坨。”邵双梅曲着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仅有70多斤的她,苍老得不像40岁,这样下来,母子俩一个月的生活费能控制在300元左右。医院也曾阻止过,但见母子俩实在困难,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全家人一个月的低保600多元。”邵双梅数着家里每月的支出,皱着眉头,尽管涛涛也有新农合保险,但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不高。
曾同在通江县人民医院治疗的病友郑世喜和家属同情孩子的遭遇,主动承包了母子俩中午的两顿饭,长达半年,直到郑世喜4月5日离世,家属仍在关心涛涛的情况。2016年1月,爱心人士为邵双梅母子筹过1万多元善款。2017年12月,李志文决定再次帮助他们,在一个公益平台上,他发起了救助邵双梅母子的募捐,一个月时间筹到25万元,这笔钱目前用于孩子在成都的治疗费用,以及后期的治疗花销。
“现在成都治病,花了四五万,主要是考虑到孩子下一步的治疗。”一直为母子俩奔波的爱心人士江先生说,除了救命,他也担心,孩子应该接受的康复治疗。怎么能帮助涛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现在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
吴宗信夫妻所在的平河村现任村支部书记确认,当时确有一男孩被吴家收养,后来又还了回去。邵双梅所在的迪坪村原党支部书记刘孝宗称,两家人因为涛涛收养一事经常扯皮,“但是自己也做过多次思想工作”。
因为两家人都谈不拢,自己也参与两家人协调工作,但是还是没有成功。随后,吴信宗才决定向法院起诉,法院把涛涛判给了邵双梅。本文综合自央视网、成都商报
普通家庭能承担吗?
??
???????????????????
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