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乾坤 发表于 2018-5-3 15:58

通江农村婚嫁习俗那些事儿,您脑海还有多少影子?

本帖最后由 凯雪 于 2018-5-3 19:23 编辑

巴中市通江县,处于川东北地区,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在乡下,好多村落婚丧嫁娶还保留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形式。在对待礼节与时间非常讲究,非常虔诚!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的嫁娶方式逐渐消失,在您的脑海里,传统嫁娶这些风俗习惯还能有多少影子?
1. 提      亲
    男孩在十来岁的年龄,父母亲就盘算着他的婚姻大事。猪圈里可得要多养一两头猪,接儿媳水礼人情用猪肉的地方可不少!心里也早就有谁家闺女适合自己的孩子了。这个时候,父母亲准备好两份礼物,一份送给村子里的巧嘴媒婆(或者是与女孩家关系比较近,能够说服女孩父母的邻居。)一份当然是托媒婆给女孩家的了。提亲上门,都得送上三样礼品:面条一捆、酒一瓶、礼条一个。礼条就是三指宽、一尺来长的一刀猪肉。
   媒婆或者托人提亲的人都要挑个好日子到心目中的女孩家登门说明来意。当然,一般情况都会受到女孩家庭的款待。如果女家没有多大的看法,就会把送来的人情收下,如果觉得不合适,会把送来的人情如数归还给媒人。其实,媒婆心里都有“一杆秤”,儿女的亲事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不合适也不会冒然行事。
   如果女孩家的父母亲没有其它意见,媒婆就会带上女孩与母亲一道来男孩家看人品,了解家庭情况,详查住处条件。双方父母和孩子如果都满意,就算有这么一回事了,双方在今后的交往中相互了解,慢慢增加感情。
2. 亲      话
   在交往过程中,男女双方对这桩婚事都没有其它看法的情况下,男孩家就得让媒婆去姑娘家商量亲话的事情了。川东北地区通江县,儿女婚姻大事,都得让族里和姑娘姊妹知道,姑娘最近的亲人都有一份来自男孩家的礼情。亲话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都知道,东家的孩子和西家的闺女定亲了!在姑娘家取得一个亲戚关系的承诺,标志着儿女亲的成立!
    一般都会选择春节或端午举行亲话仪程。男孩家都会遵从姑娘家要求,需要准备多少户人情,还得给未来的儿媳买几套新衣服。
   到了亲话的这一天,男孩家就会背上姑娘家要求的水礼人情,给姑娘买的新衣服,还有必不可少的两方菜两膀(方菜:0.5米左右正方形的猪肉。膀:连着圆尾的猪脚。)在媒婆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到女孩家去。未来女婿还要接受女孩挚亲的考验与观察。
3. 取            话
    在确立了姻亲关系,男女双方就可以大大方方的互通来往了,不管是谁家有个红白事,儿女家都得到场帮忙、捧场。过年过节,特别是春节和端午,男孩子都得去女家送节。
   到了这个时候,男孩又得让媒婆去女孩家商量取话的事情了。取话就是再一次询问女孩及其父母,对这门亲事有没有其他想法,双方家长也得征求男女孩子的意见。亲话是男女交往过程中巩固关系的重要一环,随礼也比亲话要重一些。
4. 下   期    书
   这是举行婚礼前重要的一个仪程,就是商议结婚的事情。双方父母需要把男女生辰据实告诉对方,还得找占卜师傅八字合婚,把男女双方八字配在一起,对双方八字之间的五行是否和谐,双方所行的大运、流年有无严重的不好和冲克等问题详加研究,由此推导出以后两人的婚姻生活吉凶,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防患不幸的婚姻于未燃之际,从而提高婚姻质量。
    接下来就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准备结婚的事情。
    下期书,一是互换各自的生辰之期,二是确定迎亲嫁娶之期。
    通江所有村落的人们在确定结婚的日子是非常有讲究的,必须选择润年润月,即每隔两、三年便会出现一个润年,即该年有两个“立春”,一个“润月”。选择结婚吉日,最好在有润月的年份。   
    其次是避开三七九。三吉日最好避免在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因这三个月份分别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均为传统的“鬼节”,不宜办喜事。而在月初圆的“中秋节”月份,即农历八月是最适合办婚礼的月份。
      还有就是以新娘方的出生日期为主,并参考男方及其他人的出生日期,通江有句俗话“子靠出生时,女靠行嫁年”。所以若是把此原则颠倒或不顾,将会导致婚后的婚姻出现问题,甚至离婚;反之,则大吉利是。
      一般情况下,选择的良辰吉日必须都是在农闲时候,这样来捧场的乡里乡亲也多一点。通江农村的老百姓,在过任何事情的时候,注重坐了几桌客人,至于有多少份子钱,主人与亲戚都不关心。
   以农历为迎亲及摆酒为日子,选在吉日举行,因为在通江各个村落人们的眼中,传统始终视这天为真正婚嫁日。
5. 迎   亲   度   礼
   如果赶上谁家有个完男嫁女,四亲六戚,左邻右舍,都会在主人家里朝贺3天。第1天叫支客,第2天称之为正酒,第3天叫谢客。即便是不同姓氏的邻居,这3天都不会开自己的锅灶,一家老小都去大吃大喝。
    迎亲度礼,在这里有过“当天礼”和“过夜”两种不同的方式。当天礼,就是新郎家去新娘迎娶新娘,在新娘吃了午饭,当头就回新郎家里。过夜就是,迎亲队伍在新娘热闹一晚上,第二天才回新郎家里。
    不管是过当头礼还是过夜,迎娶度礼的风俗习惯都不能少。在迎亲队伍里面,除了媒婆夫妻,还有三个重要角色是少不了的,一个是能说会道的管礼生,一个是新郎族里德高望重的正亲家,还有一个是娶亲娘子。尤其是管礼生肩负重任,要把在新郎家里用大红纸做的5口柬按照老祖宗留下的礼节正确的交到相应人的手里,还要随机应变,说的都是四言八句。
    到了新娘家门前,管礼生双手高举“支柬”,与支客司(现在称为主持人)套见面礼,要是遇到刁难的支客司,得与管礼生说几个来回,如果管礼生答不上,迎亲队伍就要在门前呆到女家所有客人吃了午饭才能到屋吃饭。还有些族里,在迎亲队伍到新娘家的路上出一上联,称之为“拦路对子”,你必须也得对得起下联。如果这些都难不了迎亲队伍,你就会受到新娘族里的礼待。
    接下来还有礼柬、厨柬、梳柬、庚柬,都需要相应的礼节方式交给新娘族里。
   如果有花轿,新娘族里还要检验花轿的里里外外,这叫做“验轿”。
   新娘在离开娘家的时候,要与所有亲人拜别,姑娘要心声泪下“哭嫁”,也叫拜客。
    新娘到了婆家,第二天就要和老公一起回娘家,当地人叫做“走头一回”。
结婚过后,就该谈谈生儿育女的事情了,如果谁家媳妇生了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你第一个知道孩子的出生,你就是这个孩子的“逢生人”,当地有句俗话“人看逢生人,狗看捉的人”,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以后人品如何,与这个“逢生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接近。还必须把逢生人留下来,让他(她)吃个够。
   孩子出生第三天,就得给孩子用山上的草药熬制的药水洗澡,当地人叫做“洗三”。
    孩子的婆婆爷爷和爸爸妈妈还得给孩子起一个乳名,孩子的乳名不得和家族里长辈的乳名相同,如果不知道与长辈同名了,还得改过来,这可是大忌。
   满了3天时间,孩子的父亲会到娘家去报喜,必须得要一只大红公鸡送给娘家,这寓意着“公鸡报晓”!通报孩子的乳名,看看有没有与这方长辈同名。还会商量给孩子操办满月酒的事情,通江乡下管满月酒叫“打三朝”,就是所有亲戚在出生孩子的家里吃三天酒。
   在川东北地区通江县乡下,如果你够走运,还能欣赏到这里老祖宗留下来的婚丧嫁娶方式。
   通江农村的风俗是这里特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有她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与这里村民的生活习惯,自然条件,和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某些过去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书写乾坤 发表于 2018-5-3 16:05

希望所有读者朋友在文章后面留言您哪里的一些习俗,谢谢大家!

书写乾坤 发表于 2018-5-7 06:58

郭小兰 发表于 2018-5-6 14:06
我也是通江人,那是九十年代以前,楼主描述得很真实,为你点赞!

如果再不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的下一代,就不知道过去的世界还有这么精彩!

凯雪 发表于 2018-5-3 17:39

我支持你32个赞。

书写乾坤 发表于 2018-5-7 11:38

郭小兰 发表于 2018-5-7 09:10
现在结婚的习俗,虽然时尚,但是那彩礼呀让有些骗婚的人就有机可乘了,都变味儿了。

说实话,我所记录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小兰 发表于 2018-5-7 09:10

书写乾坤 发表于 2018-5-7 06:58
如果再不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的下一代,就不知道过去的世界还有这么精彩!

现在结婚的习俗,虽然时尚,但是那彩礼呀让有些骗婚的人就有机可乘了,都变味儿了。

书写乾坤 发表于 2018-5-7 06:56

爱我你就抱抱我 发表于 2018-5-6 14:24
好麻烦

确实“麻烦”,但是“精彩”。

书写乾坤 发表于 2018-5-7 06:55

心肝宝贝 发表于 2018-5-6 18:45
这个是我心底永远不愿提及的痛,伤了很多人的心。不求原谅,但愿你们幸福安康

“是我心底永远不愿提及的痛,伤了很多人的心。”怎么这样说呢?

心肝宝贝 发表于 2018-5-6 18:45

爱我你就抱抱我 发表于 2018-5-6 14:24

好麻烦

郭小兰 发表于 2018-5-6 14:06

我也是通江人,那是九十年代以前,楼主描述得很真实,为你点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通江农村婚嫁习俗那些事儿,您脑海还有多少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