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取自西安交大副教授杨华在南江县干部学习班上的讲课
【基层工作者谈家长里短】如果我告诉你,女儿跟爸爸的关系比女儿与妈妈关系还要好的家庭才算正常,你会怎么想?其实,儿子跟妈妈的关系比儿子与爸爸的关系好,都是符合常理的。
一位合格的妈妈养育孩子,就要把儿子当男人养,一位好爸爸养育女儿,就得像对待情人那般贴心(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让我说一说很浅显、很通俗的理由:儿子容易在妈妈的熏陶下,学会懂得如何疼爱女人,这也会决定儿子将来的爱情观是否成熟;而女儿在爸爸的熏陶下,从小就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就会变得心理强大,也就不会轻易被外边的毛头小子勾搭骗走了。这都充分的说明父母给孩子的表率作用有多大,我想这一点没人敢否定吧?
我走访了一百多户家庭,这几乎就是咱们村的全部农户,发现大家的育儿经不尽相同,但是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子女能够比父母这代人过得好。他们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都懂得溺爱,从小不忍心让孩子洗衣做饭,更别说下地干活了,生怕累着,说实话,我就是这样被宠溺过的。因为我担心长此以往下去,将来很多人种不来田地了,说不定连栽秧耕田都会一窍不通。如果我们灌输的思想都是“走出去”,那么难道让咱们村变成真正的“大荒山”吗?现在道路都硬化到咱家门口了,还是非要出门去才能“捞金”么?
因为太崇拜做一个城市人了,使得我们一个村的中心校都“撤销”了,这不是咱村的进步,而是极大的退步。你们也或多或少感觉得到当前的形势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村内发展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这仅仅是干部的问题么?咱们的眼光不要老盯着贫困户不放,自身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全村富才是幸事,一家富人若是只顾自己,他的财富也不可能有多长久。因此,教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灌输好的理念。
百姓之间讲求的那种和睦、亲密,往往可以解近渴,那是外地有出息的儿孙所超越不了的一种“情”。眼下,我们的基层干部都在致力于搞产业发展“留人才”,其实留得住人才的不是村社干部,这需要每个家庭的努力,从观念上去转变认识。只要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男娃儿何愁娶妻艰难、嫁女苦不堪言?待《村规民约》正式出台之后,在净化村内风气,营造良好的民风民俗这一要务方面,大伙儿得好好配合才是。
说了这么多,希冀只有一个:广大群众要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和生活节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