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三水皮 发表于 2019-1-20 22:32

时间进入腊月,年味越来越近。一部分人开始期盼着过年,但很多人却发愁着过年

         时间进入腊月,年味越来越近。一部分人开始期盼着过年,但很多人却发愁着过年。没结婚的,怕七大姑八大姨问婚姻大事;上学的孩子,怕亲戚们问起考试成绩;工作后,又怕别人问起工资和存款。据网络调查显示,很多人甚至还患有“过年”恐惧症。
为什么大家害怕过年呢?一方面不想面对亲戚们,二来越来越的人感觉到过年没以前的味道了。也就是说,现在的“年”,早没了年味儿。
      我也深有感触,现在过年好似冷冷清清,再也回不到90年代热闹氛围了。年味的淡,和亲情的黯淡不无关系。也许是现在生活节奏较快,亲戚们平时走动比较少,甚至现在过年亲戚们见了面都有些生分了,甚至都没有共同的话题了。
      说到这,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古话,叫“穷不走亲,富不回乡”。小时候的时候,不太理解其中的道理,可是现在中年之后,从这句话里读出了社会的冷暖。
      所谓“穷不走亲”,字面意思上就是如果你很穷,就不要走亲戚串门。这句话的背后隐含着穷人走亲戚会不受人待见,遭受冷眼,亲戚们会认为你是借故攀亲戚,带来麻烦和穷酸气。
         所以说,人在没钱和落魄的时候,越不能攀亲带故,只能想办法自救。想办法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不要总想着别人的帮助。
         而“富不回乡”,的字面意思也是说,如果你很有钱,就不要回老家了。有钱的人,常常会面临老家亲戚和老乡借钱、求助的情景。如果你帮,帮多帮少都很难让人满意;如果不帮,更是得罪人。更可甚的是,还有很多人会以为,你是回来奚落他们无能的!
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白手起家的人,日子过好点,就会有很多人过来求着帮忙,帮与不帮都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和不必要的纷争,左右为难。
      最具代表的一个例子就是“大衣哥”,他出名以后,花了十几万给村子里修了马路,本来是大家都应感激的一件事。然而村民都不买他的账,还嫉妒他挣的钱很多,给村民贡献少。
      其实,对于“大衣哥”来说,帮是村民的福分,不帮也是自己的本分。作者记得记者采访一个村民时,村民说,“他应该给村子里每个人配一辆小汽车”,作者看后非常心寒。
         其实,除了“穷不走亲,富不回乡”,还有很多类似的民间说法。如“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酒肉朋友朝朝有,无钱无势亲不亲”。等,无不道尽了人世冷暖。
或许有些人只把这些话当做笑话来听,但这就是当今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相濡以沫林 发表于 2019-1-20 22:39

有道理

金安华府 发表于 2019-1-21 03:02

太对了

奋斗的星星 发表于 2019-1-21 04:57

必须赞一个

站着挣钱跪着花 发表于 2019-1-21 05:04

礼崩乐坏。

穷苦人民 发表于 2019-1-21 11:18

实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间进入腊月,年味越来越近。一部分人开始期盼着过年,但很多人却发愁着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