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为百姓—南江县赵北平
来到南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7楼,还未踏进局长办公室,一串爽朗豪迈的笑声传进了记者的耳里。十几平米的办公室里,南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北平正在对着电话交待事情,办公桌上整齐地码着各类资料,一旁的书柜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厚厚的书籍。被问到荣获第五届“四川省一等功公务员”称号感受如何时,这位微胖身材、穿着普通的局长说:“这都是靠老百姓的支持和部门同志的团结协作得来的,我一个人肯定是做不到的。”
心系百姓办好百姓急需办的事情
在赵北平心里,记的是老百姓的深情,干的是群众急需的事。2011年赵北平刚调任县住建局局长,当时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12000户老百姓的房产证没办。
为了给百姓一个交代,赵北平组队通过半年时间的调查、研究、摸底,专门制定了一套加快产权证办理方案,经过一年时间,解决了6000多户老百姓的房产证问题。如今,手上拿到房产证的何丽娟在提起住建局的赵局长时,总是竖起大拇指,“多亏了赵局长,他是真正为咱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
“不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官当得再大也不是一名好干部。”赵北平总是这样告诫自己。
南江县老城城中心的南门大桥以前是座危桥,在重修期间,群众出行很不方便,曾多次集体到工地阻止施工。为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赵北平带着部门相关人员来到施工现场,一面召集老百姓开座谈会,做思想工作,一面组织工人加紧施工。
为加快工程进度,他把办公地点挪到了工地上,与工人同吃同住。在桥梁浇筑的关键时期,他与工人们更是奋战了一天一夜,原本计划一年半的工程硬是提前了四个月完工。
“施工期间,最让我感动的是中秋那天,老百姓主动给工人买来月饼和肉,大家一起过节。”老百姓的理解是赵北平心中最大的安慰。
脚接地气走遍项目工地每个角落
“住建局的人要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那就不正常了。”赵北平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督促局里的其他同志,“我们应该冲到基层,冲到一线去。”
从2011年4月到现在,赵北平上任不到四年时间,但是却穿破了二十多双皮鞋。从光雾山镇到杨坝再到下两镇的集镇打造,从滨河路改造到新区大道再到重大桥梁的城市改造,处处都留下了赵北平的“足迹”。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赵北平每天除了处理文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或者在赶往下一个工地的路上。赵北平指着桌上厚厚的一叠资料告诉记者,2014年南江县32个市县级重点项目中,住建局作为业主单位,就负责16个重点项目,约13亿元的投资额。
众多的项目,巨大的金额,担子压在住建局身上,赵北平自己给自己定下一个死任务,“每个项目自己必须要亲自跟进”。了解项目的进程、工地的施工状况、安全管理……在项目工地上转一圈,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周内时间不够用,他就利用周末到工地上去转,周末时间不够用,他就用上自己所有年假的时间。“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在节假日能陪他们吃上一顿饭,但是这么小的愿望我都不能为他们实现。”赵北平满脸内疚地说。
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有2014年3月,赵北平一行人在县长的带领下,从成都出发飞往上海,再赶到江苏,最后到达深圳,一天之内辗转四地,见企业、开座谈会,谈合作、促融资,成功引进温泉酒店、汽车零配件生产和食品加工企业三个项目。赵北平说,像这样的奔波,一年里至少都有十几次,但是值得。
顶住压力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工作
今年44岁的赵北平一脸欣羡地告诉记者,年轻人真好,可以踏踏实实睡个好觉。在他的印象中,已经有5年时间没有睡过好觉了。“每天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醒了后再也睡不着,脑子里想的全是第二天该做什么工作,有段时间我真怕自己患上忧郁症。”赵北平乐呵呵的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南江县住建局遇到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越大,领导身上的压力也大。
“变了泥鳅就不要怕泥巴糊眼睛。”赵北平这样说,“老百姓渴望家乡发生变化,过上好日子,历史把机遇推到我们面前,我们不做谁来做,任务虽然艰巨但是也很光荣。”在赵北平担任住建局局长的3年多时间里,南江河上新修了7座桥,目前已完工5座,维修加固2座。
如今的南江正发生巨大变化,10公里长的滨河路宽阔平坦,城市框架逐渐拉大,城镇化率正以3%的速度增长,每年有1万多人成为城镇居民……
看着日新月异的南江县城,赵北平说出了自己的座右铭,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工作,人都要有精神,精神不倒,遇到困难才会迎刃而解,正如这正在发生巨变的县城,总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人们。
真是一位好榜样! :victory::victory::victory: :) 吹壳子也打草稿了 壳子大王 不好说,纠结中,验证验证吧,毕竟还是不能一棒子打翻一船的人 写得太像公文了,有没有故意做作的嫌疑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