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柏江在毛浴镇长滩村看望杜瑞旭并送去了助学金 江在杨婷婷家家访 3月4日,星期六,阴天。天刚亮, 巴中市 通江县民胜小学校长柏江就早早起了床,简单吃了点东西,再仔细检查了一遍昨晚封好的11个信封,放心地出门了。柏校长说,今天他打算从通江县城出发,沿着檬坝、两河口、铁溪这条线,为沿线几个乡镇的贫困孩子送去助学金和生活费。 这样的场景,柏江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他总说,这些都是孩子上学的希望,他耽误不起。从2010年开始组织助学团队帮扶贫困学生以来,7年的时间柏江走遍了通江的49个乡镇,400多个村社,争取到600多万元的助学款,资助了600余名贫困学生,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伯伯”。 7年家访走遍通江49个乡镇 孩子们称他为“伯伯” 上午9点,柏江赶到了通江县毛浴镇龙溪村2社,这是他今天行程的第二站,他刚一到村里就听见了一位老人的声音。“柏校长,您又来了!昨晚下了一夜的雨,路上很滑哦,这么多娃娃您跑的过来不?您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组织了那么些爱心人士来资助我们家雷杰。”说话的是一位年约七旬的老人。他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的外孙雷杰从2012年开始接受柏校长的帮扶,柏江发动的“春夏秋冬”爱心团队每学期给孩子1500元生活补助,有时候柏校长还自己掏腰包,给雷江家补贴家用和零用钱。 “大爷,雷杰在家吗?” “在的,在的。杰娃子、杰娃子你看哪个来了!” 见到雷江后,柏江开始询问起了他关于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头发这么长了,要剪了哈,待会儿我就带你去。” 懂事的雷杰拘谨的点点头:“知道了,谢谢伯伯,您很忙,还要赶路,头发我自己去剪,明天是星期天。” 随后,柏江从提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一边用食指敏捷的触蘸着下嘴唇一边快速的翻阅纸张,找到雷杰的名字,让雷杰在自己名字的一栏签字确认后拿出一个信封,交在雷杰手上,雷杰数了数正好1500元。临走,柏江从自己身上掏出300元交给雷杰补贴家用。 雷杰除了75岁的外公外,家中就只剩下一位残疾妈妈。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年老多病的外公种地勉强维持,雷杰上完小学3年级就辍学了,后被柏江在全县贫困学生摸底调查的过程中得知情况后,纳入爱心团队“春夏秋冬”助资计划,每学期给予1500元生活补助。 从雷杰家中离开后,柏江又驱车赶到铁溪中学,看望初三年级的两位贫困学生郑芏、郑璟。并将本学期的助资交给两姊妹。 当天,柏江还先后到达两河口乡安子村檬子小学4年纪学生杨婷婷(11岁)和杨涛(10岁)家中,到达两河口镇白玉村2社先天性小儿麻痹症患者、檬子小学4年级学生朱文(化名)家,除此之外还看望了东坡村3社11岁孤儿陈玉娇,并对上述贫困家庭学生近来生活学习情况进行了了解,并足额送达了本学期的贫困资助金。 爱心“摆渡人” 对接6个爱心基金帮扶贫困生600多名 柏江老家在巴中市 南江县,2004年到通江县涪阳小学任校长,他说能步入爱心助学这条路完全是缘分使然。柏江从2010年就开始组织助学团队帮扶贫困学生,为了筹措到更多的资金,他先后到达上海、浙江、广东等10多个省(市)向成功人士、工矿企业负责人、在外老乡等各界人士介绍通江贫困学生现状,寻求他们的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7年时间的努力,爱心组织也由最初的1个人,发展到了现在的六支队伍,资助对象也扩展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生。 为了调查摸底掌握贫困学生实际情况,柏江更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走遍了通江的山山水水,旮旮旯旯。到了1000多名学生的家中,走了万公里的乡村小路,争取到600多万元的助学款,资助了600余名贫困学生。 “以德为本做好人,教书育人做贤人,济困扶贫做善人”。柏江投身贫困山区教育,心系贫困家庭学生,风里雨里,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2007年被通江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校长”、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评为“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至2012年被评为全县“先进教育工作者”、2016年被评为“优秀校长”、被巴中市评为2016年度“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 “我现在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是,我会一直努力下去,积少成多,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绝不允许一个孩子在贫困中枯萎,让更多贫困学生在社会爱心的关注帮助下走出暗淡,让他们的人生熠熠生辉,就是我最大的愿望。”柏江说。 来源: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