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巴中论坛   巴中一年有80名孩子离家出走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返回列表
查看: 7771|回复: 0

[新闻] 巴中一年有80名孩子离家出走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复制链接]

8

主题

22

回帖

142

积分

上等兵

鸽币
8 枚
银元
104 点
最后登录
2022-9-15
发表于 2017-4-2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9日,一则寻人启事在巴城市民的朋友圈内转发,2天内4名学生离家出走,通过家人、警方及志愿者多番寻找,其中一名学生被找到,另外3名学生最终主动回到了家。

父母吵架、老师误会、恋上网络……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因各种原因离家出走,父母万分焦虑却又无可奈何。其实,每一个出走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孩子为啥会离家出走?出走后如何生活?怎样让出走孩子愿意回家?又如何防止学生再次出走……

1.png

父母经常吵架 11岁少女离家想轻生

“你们看,河坝边有一名女孩子,那是不是就是小莉(化名)?”19日下午3时许,经过巴城警方、志愿者们的艰苦寻找,离家出走的小莉终于在巴城污水处理厂下面的河坝边被发现。

巴中公益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介绍,小莉今年11岁,19日早上从家出门上学,但小莉并未去学校。当日,小莉还给她母亲发了条信息,大概内容体现出她想轻生的念头。经志愿者了解得知,小莉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因为最近她的父母在家经常吵架,对她的心灵造成了影响。

心理加油站:

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罗思光介绍,离家出走这一行为反映了孩子内心的愤怒。这种情况下,父母有很大的责任,因为这个家庭内部人员之间感情互动出现了问题。比如父母关系长期不合,疏于对孩子的管理,给孩子的关爱关注少,孩子能从他们的矛盾中读出很多信息,觉得这个家庭是个不团结、不和睦的家庭,不论站在父亲、母亲、自己的角度都会很痛苦,从而感到焦虑和忧郁。

2.png

因老师一句话 3学生结伴离家

18日下午,巴城三位年龄在12至13岁的女学生放学后一直未归,家长心急如焚。得知此事后,民警与志愿者兵分多路,根据GPS手机定位、监控录像等线索进行寻找。“我们先去了望王山的前山、后山寻找,然后又在巴城周边寻找,后来又到巴州区一些乡镇寻找。”巴城公益救援队的志愿者介绍,当日下午5时许,3名学生主动联系父母,随后平安归家。

据了解,这三名女学生离家出走,是因为其中一人被老师误会抽烟,另外两名学生和这名学生关系好,三人商量后便一起离家出走。

心理加油站:

对于这类情况,相关专家认为,如果仅仅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学生就离家出走,说明学生在这个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如果真是老师误会了,那这名学生应该好好与老师沟通,告诉老师实情,相信老师会处理好这次误会风波。罗思光认为,孩子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管教,作为家长,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不要因为疏于管教而让他/她越变越“坏”。

3.png

留守少年拿走爷爷的钱 离家十多天

13岁的小强(化名)在巴城某村小就读,长期以来,小强的父母在外务工,他平时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小强的爷爷奶奶年龄逐渐增大,对他的管教也十分松懈。去年9月,小强悄悄拿了爷爷放在柜子里的几百元钱离家出走,十天后,小强把钱用完了,自己又回到家。小强去哪儿了?原来,他独自一人坐火车去了外地,一个人到处闲逛,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直到把钱花光。

心理加油站:

对于这种父母长期在外,由爷爷奶奶代管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乏与父母的互动以及心灵上的安慰,造成了逆反心理加重。罗思光认为,孩子在未成熟之前,应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有尊重、归宿和爱的需求。

如今,一些爷爷婆婆对孩子的管理方式和沟通存在问题,孩子提出要求,他们只能用物质等方式来满足,孩子便把钱拿去上网,或做一些超过年龄允许的事情。作为孩子监护人,不仅仅要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还要关注他们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4.png

网瘾少年离家出走 把网吧当“家”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超过2400万人。

网瘾少年小京(化名)在巴城某中学读高二,离家出走多次,一次次离开,一次次被找回,这种“捉迷藏”式的出走让小京的父母身心俱疲。“一开始,他喜欢在外面上通宵,后面发展到周末连续两天都不回家,最长的一次有一周没有回来,我们既气愤又担心。”小京母亲说。而小京却认为,平时父母太唠叨,他一回家就感觉到特别压抑,索性长期选择待在网吧。

心理加油站:

罗思光介绍,现在很多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可称之为“网络依赖”,长期不改变将荒废学业,影响发展。这个时候,“迷途”少年再遇到父母的严厉批评或惩罚,更容易让叛逆的心越走越远,让他觉得生活苦闷,得不到理解。

罗思光说,十多岁的孩子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渴望独立却又不能完全独立,自我意识很强。在这个年龄段,父母不仅要在生活上呵护关照,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沟通。孩子年龄小,父母要多换位思考,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来源于巴中日报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4748 | 帖子:2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