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H7N9禽流感是什么? (一)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常有发热、咳嗽、咳痰,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潜伏期一般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H7N9病例早期发病无特异性表现,早诊早治困难,后期重症病例治疗效果差,病死率较高。 (二)传播途径? 主要是直接接触受感染活禽或暴露于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而感染。目前,我国确诊的H7N9病例,绝大多数发病前有活禽的暴露或接触史,且以暴露于有活禽售卖的农贸市场的比例居多。 二、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 (一)尽量避免接触活禽和禽类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环境,更不要接触病死禽。避免与活的鸡、鸭等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不去活禽市场或者流动摊点购买活禽食用或者回家中饲养,在禁止活禽交易的地区,发现有流动摊贩销售活禽,应及时举报。 (二)广大群众应改变购买和消费活禽的习惯,选择正规的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经正规部门检疫确认是安全的冷鲜、冰鲜禽类,可以极大降低H7N9病毒的感染风险。 (三)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避免交叉污染。鸡、鸭等禽肉及其肉制品以及禽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 (四)接触活禽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从事禽类养殖、运输、销售、宰杀等行业人员在接触禽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触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五)发现感冒症状,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否到过活禽市场等情况,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不喝生水。居住、生活环境要注意适度通风换气。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总之,要做到“三要三不要”:要煮熟、要勤洗手、要早就医;不要食用病死禽类、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类及其产品、尽量不要与禽类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