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平昌县被称为水乡,是巴中市水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县。王家沱码头地处巴河与通江河交汇处,一路向东,最终从白衣镇境内流向达州。 从王家沱码头乘船驶往风滩电站方向,一条宽数百米的大河仿佛一条玉带缠绕着平昌新城,河水清清、绿草成荫,自河中央看远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镶嵌在河堤斜坡处,延绵数公里的河堤远远的看去异常壮观。 平昌县水务局局长李云峰介绍,平昌县被称为水乡,水是平昌的一张名片。因此,建设城区防洪堤工程,不但极大地提高县城区防汛安保能力,而且优化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品味,给市民营造又一个沿江沿河休闲乐园,还为打造“三河六岸”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平昌县城区堤防按照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相应堤顶高程305米,规划防洪堤及滨河路总长22.23公里,估算总投资25.68亿元。建成巴河桥至星光大桥防洪堤、开工建设上下龙潭溪段防洪堤、新开工星光工业园段防洪堤。 在白衣庵社区巴河白衣段巡河队办公室,刚刚巡河完毕的王全贤,将巡河记录登记在台账上。自今年7月以来,巡河队每天上午8点至中午11点,下午4点至7点,从巴河大梁村巡河至檬子河,全程近7公里左右。 “刚开始,有人在河里放鸭子,通过巡河发现后就去做工作,现在他已经不在河里养了。”王全贤告诉记者,作为平昌县白衣镇大河嘴社区支部书记,也是大河嘴河段长,自河长制工作推进以来,白衣镇巴河的水清了,山绿了,前来旅游的人也增多了。 据白衣镇党委书记温青山介绍,“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是河长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清河上主要解决河中无障碍,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实现河畅水清;在护岸上,重点实施沙滩修复、河岸增绿、打非禁采,防护林修补的行动,强化岸线的保护与监管;在净水保水上重点治理污水直排、网箱养殖、渔船整治等突出问题,建设了污水处理工程,完善了垃圾清运体系,取缔面源污染,引导规范水上行为,还白衣一河清水。 据平昌县副县长王仁才介绍,平昌县推进河长制工作中,建立全域的河段长责任体系。全县共设立县级河段长29名、乡级河段长190名、村级河段长599名,河段警长71名,村(居)落实巡查员509名、保洁员574名。挂联乡镇的县级领导,负责该辖区的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建立全域的河湖名录体系。按照技术标准完成了71条河流名录信息的核查,并绘制了48个乡镇行政区域的水系图,把201座中小型水库纳入河长制管护范围,构建了一河一档、一乡一档的县级河湖名录信息体系。 建立一河一策方案体系。编制了“38+1”的一河一策方案,把污水治理、水域岸线管护、规范砂石开采、饮用水源保护等作为护岸、清河、净水、保水的重要内容,科学制定了每条河流的“目标、问题、任务、责任”清单。先期对通、巴两河梳理的23项120个问题,制定了分类推进的整治措施。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制定了河段长会议、问题督办、考核办法、责任追究、信息报送等8项制度,将水域、岸线、滩涂等自然资产纳入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考评、选拔和离任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市、县两级河段长巡河162次,督导整改问题50多个。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开发了河长制工作信息管理平台,推行网站+手机APP+微信同步运行的信息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接受公众监督。 来源:四川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