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巴中论坛   【老李说事】冰冷的规定为何要靠生命去“唤醒”
返回列表
查看: 11380|回复: 0

[新闻] 【老李说事】冰冷的规定为何要靠生命去“唤醒”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131

回帖

1214

积分

三级士官

有车一族

QQ
鸽币
188 枚
银元
706 点
最后登录
2017-5-12
发表于 2014-10-20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继西安一老人被抬进银行改密码后,近日广东高州又有一中风老人被迫“亲自取款”,最后竟不幸猝死银行。尽管涉事银行为此专门修改了操作规范,简化了老弱病残等特殊对象的服务程序,但老人无辜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类似的种种冰冷规定,还要付出多少生命的代价才能唤醒?

  无论是“改密码必须本人到场”,还是“取款要亲自上门”,规定只是针对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当客户变成了一位无法言语、不能动弹的重病老人,类似条款显然存在设置不合理和操作不现实。银行方面无视客户困难,一味强调“规章制度”,其实就是在推卸责任。与其说是不合理的规定扼杀了同情和理解,不如说是一贯的强势,导致了必然的淡漠。

  尊重生命,不仅是现代服务的基本理念,更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线。遗憾的是,当前人们在生活中频繁遭遇各种冰冷的规定。“病危患者不经家属签字不予手术”“临盆孕妇无准生证只能长途返乡生子”等等,操作者无不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办事者却屡屡遭遇无奈,甚至让生命陷入危险。一些制度的设计往往出于操作便利和自我保护,当“盈利”“免责”变成最高价值取向,道德便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再多言之灼灼的理由,都不能成为伤及生命和尊严的借口。多一些关怀体贴和人性化服务,才能让冰冷的规定增加点温情和温度。只看到制度,而看不到生命;只尊重制度,而不尊重生命,悲剧的伏笔其实早已埋在规章的细节深处,悲剧的发生或许只是早晚的事情。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4748 | 帖子:2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