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以前,我特别喜欢一句话。 尽管微博和微信时常热闹无比,但我仍然渴望跟你面对面的温暖。 那时候我们沉溺于虚拟的社交网络,问候和联络都如此便捷简易,只要动动手指,仿佛对方就触手可及。 靠着这样“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方式,也能抵挡一阵子的思念侵袭。 可隔靴搔痒终究不是办法,不想仅仅通过电脑手机看静止平面的你,只有见面才能真正拉近距离。 后来我们试着忍住烦躁跨越每一条拥堵路段,试着用高铁飞驰缩短南北差异,试着漂洋过海搭乘跨国航班,终于来到你面前,可是你却仍旧拿着手机。 这是美国摄影师Eric Pickersgill的一组作品 《remove》 看看里面是不是有我有你 同床共枕,但手机仍然离间着亲密关系。 本来我们可以好好说说话,但你好像更疼爱手机,对我却很嫌弃。 不是说我们需要同伴的温暖吗?但我的陪伴是不是仍旧比不上手机游戏? 我愿意披上婚纱,跟你白头偕老,哦不是,是跟手机白头偕老,你看他们都通过手机在对我说,我看上去多美丽。 孩子也许更好奇,他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我也只想在手机里寻找神迹。 我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我们聚拢在一张桌沿旁,但只有一起玩手机才能让我们看上去一团和气 ——“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等我先把合照P完上传了再说。” 你不关心玩的开心不开心,你只想让手机另一端的人看到你笑的毫不费力。 “他到底拿着手机在干嘛呢?”就在你暗自思忖他为什么能对着手机几小时不疲惫的时候,他也对你有同样的狐疑。 出海多惬意,但你们的话题就是对着手机一起评价洛杉矶的天气。 我知道生活节奏太快,我也能停下来,但不是为了听听内心的声音,只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不想被网络世界封闭。 即便我们在爱的人身边、家人身边、伙伴身边,但我们还是放不下手里的这件物什,它看上去像我们肉体生长出的难以分割的智能增生,但根本上是我们内心欲望的衍生物。 因为手机里面的世界总是无限且有更多可能,只有拿起手机获取所谓的更多,我们才能不断喂饱胃口日渐增长的欲望。 无限是多么有吸引力的事物啊?身旁唾手可得的人和物又怎么能让你产生更多绮念?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周围的一切都已经是确定可以归为己有的了。 你总觉得只要回家,就会有一盏灯为你亮着;只要你召唤一声妈,她无论在干吗都会应你;只要你一句需要,朋友就会肝脑涂地满足你。 所以你懒得花时间去浇灌关系,懒得花心思去加深感情,你以为,如果你要,你就得到。 因为我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熟视无睹 因为我们对拥有的东西失去了新鲜感和耐心 因为拥有变成了 让你不再去珍视它的一种习惯而已
可是手机之外的世界,你的真实生活又何尝不是瞬息万变、随时可以崩塌的呢 彼此冷落、疏离,各自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即便面对面也像隔着好几光年,你不知道他对着手机在笑什么,他不知道手机里的哪条消息让你落泪,这样的关系岌岌可危。 工作和生活亦是如此。 我们把太多的时间投注在以手机为媒介的网络世界里,却更少的真正参与到真实生活当中,我们人在身旁,心在网络。工作的时候惦记着朋友圈谁更新了什么,吃饭的时候牵挂着有没有人给你发消息,睡觉都睡不踏实期待着明天就要更新的电视剧大结局。你总是无法投入当下,你想要的好像永远在别处。 你以为拥有“确定”就该去探索更多“不确定” 但前提是先维系好你以为的“确定” 这种维系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真心的 转发再多珍惜亲情多陪家人的文章,都不如在父母身边时停下自顾自忙活的活计。因为真正的陪伴不只是物理空间上的紧凑,而是心灵层面的交汇,放下手机,陪父母看看电视,聊聊家常,做点家务,才是相聚的意义。 不必总是感叹朋友渐行渐远,却从不想想自己究竟做过哪些蠢事情:难得见面,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又冷落彼此亲近了手机。真正的交流不是你坐在我对面说上几句话而已,真心的在当下放下心中所想真诚地听对方说说故事,认真干杯,认真打开心门,才是交流的意义。 更不必问天问大地,为何总是找不到相恋的感觉,你又何尝给过彼此找到感觉的机会?该牵手看风景说情话的时候,你用手机生生切断了情感的传递,你用一通聊不完的微信打破了本该有的浪漫气氛。真正的恋爱不是程式化的请客吃饭,是在那时那刻你们专注在对方身上,给彼此一点心无旁骛的机会,一起探索两个人之间的乐趣,才是相爱的意义。 收起一点对无垠的网络世界的敏锐和好奇,也许我们才能减少一点对身边真实生活的厌倦和钝感。臆想百千世界,请先稳坐两三城池。若不然,也只能在发现真实生活中我们渐渐失去珍贵的情感时慨叹一句:从前风光,少年倜傥,只因当时没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