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巴中论坛   巴州区农民发明家施安之
返回列表
查看: 4963|回复: 0

[新闻] 巴州区农民发明家施安之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250

回帖

1363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180 枚
银元
744 点
最后登录
2016-6-22
发表于 2016-4-2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施安之驾驶“风光自补电动车”进城施安之的3 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姓名:施安之年龄:67 岁住址:巴州区关渡乡洛伽村特点:较真、坚持、刻苦身份:小学文化,以前是农民,现在是某制药企业的高级顾问成果:“植物源杀虫剂”“一种适用于绿色植物的杀虫剂”和“风光自补电动车”3 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还有一项“清洁无毒洗洁剂”正在等待国家专利审批,都是环保型梦想:把发明推广出去,利用这些专利技术为巴中谋取一些发展机会,为社会多作贡献昨(19)日,巴州区关渡乡洛伽村村民施安之驾车进巴城办事,一路上他被路人拦下了八九次,都是咨询他“座驾”在哪儿买到的,还有人想高价买下他的车。这辆“风光自补电动车”是施安之自主发明的,此外,他还独自完成了另2 项获得国家专利的发明,其中一项仅转让费就获得50 万元。凭借这些发明创造,如今年近古稀的施安之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成为某制药企业月薪6000元的高级顾问。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如何能在“ 发明界”有如此成绩,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治秧虫农药中毒立志研制“无毒农药”今年67 岁的施安之是一位普通农民,但这个老头爱较真,遇到问题不搞个明白就会茶饭不思。“原来只是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没想到后来竟然弄出了点名堂,兴趣也就越来越大。”施安之说。20 年前的一天,施安之背着喷雾器下田治秧虫,不小心被农药感染,上吐下泻,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农药对人身体伤害太大了,要是有无毒农药就好了。”从此,施安之有事没事便开始钻研。一次吃饭,嚼着已经长了叶子的折耳根,施安之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从盘子里夹出剩下的折耳根叶子,用手抹去上面的油花仔细观察。“折耳根的叶子为什么不会被虫吃?”施安之认为,传统的中草药可能对害虫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买回了大量的坛坛罐罐,利用本地常见的中药材,自行研制“ 无毒农药”。从此,施安之每天忙完农活,顾不上休息就扑到新型农药的研究上,但由于自身文化基础差,涉及的研究又太复杂,施安之失败了很多次也未能成功。当时,他成了洛伽村“不务正业”的典型。数百次实验未成功网络助他取得突破10 多年时间,足以让身强力壮的中年人变成迟暮老人,数百次的实验失败足以让许多人绝望,但在梦想面前,施安之选择了坚持。步入新世纪,网络越来越普及,为施安之的发明之路提供了极大便利,他买回电脑开始自学,自此,研究终于取得了进展。2013 年,“ 植物源杀虫剂”终于研制成功,施安之为这种无公害、无污染的农药申请了专利。随后,他又研制出了“ 一种适用于绿色植物的杀虫剂”,在带着样品找巴城某制药企业化验时,对方看中了其中的商机,花50 万元购买了这项专利,并以6000 元的月薪聘请施安之为该厂高级顾问。搞不明白就睡不着常常半夜起床捣鼓施安之有一辆回头率极高的四轮电动车,这辆身背太阳能、风能发电机的“风光自补电动车”,是他目前正在研究的新课题,在这辆成本不到2 万元的车上,他已经花光了专利转让获得的50 万元,而且还在继续“砸钱”。“风光自补电动车”设计思路很简单,依靠太阳能发电和行驶中产生的气流带动风力发电,达到电动车不充电也能跑的效果,但实践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其实,我懂的并不多,只是遇到我不懂的就会去钻研,搞不明白就睡不着。”因此,施安之常常半夜起床捣鼓自己的“座驾”,就想让电动车跑得更快、更远、更安全。“经过我的不断改动,现在这辆车时速能达120 公里,边跑边充电,一个小时不到就从巴城跑回老家了。”他说,现在正在努力攻克功率输出、适应性等问题,在他的设想中,未来“风光自补电动车”也能像燃油车一样哪儿都能去。目前,除了继续改进“风光自补电动车”外,施安之还在协助某制药企业研究一款新型生物制药,据透露试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广发明 助推发展凭着一股爱钻研的精神,如今,这位普通的农民已经获得了3 项国家专利,还有1 项“清洁无毒洗洁剂”正在等待国家专利审批,依靠其专利生产的杀虫剂也即将投产,试用效果良好。施安之成为颇有名气的“农民发明家”后,有不少企业看中他的技术,有人出高价想买断专利。施安之说,对他这个年龄的人来说,钱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就想专利能投产,产生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发展。因而,他更倾向于与企业一起合作生产。去年安徽和山东两家企业找施安之商讨合作,准备生产“风光自补电动车”时,施安之考虑了一番后,又拒绝了。他说,一方面是因为故土难离,另一方面,他想利用这些专利技术为巴中谋取一些发展机会。“ 我们巴中经济欠发达,如果有企业愿意来投资建厂,将会带动更多人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施安之说,因此,在合作上他倾向于本地企业和来巴企业。施安之的几项专利都很有市场,无公害、无污染的农药十分契合当下环保理念,而“ 风光自补电动车”截至目前已经预定了七八辆。他告诉晚报记者,“ 我现在很想把发明推广出去,为社会多作贡献,只有这样我的发明才有意义。”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4748 | 帖子:2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