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巴中论坛   巴中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返回列表
查看: 5028|回复: 0

[新闻] 巴中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665

回帖

3235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207 枚
银元
2120 点
最后登录
2019-6-24
发表于 2016-7-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好载体。
1巴中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QQ截图20160707090208.png   多年来,巴中市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不断优化物流企业发展坏境,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努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巴中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特点:    (一)物流业载体——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近几年,随着巴中市大交通建设的强力推进,区域交通枢纽正逐渐形成,区域优势不断凸显。2015年,巴中市公路通车里程170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2公里,省道663公里,县道1675公里,乡道2286公里,村道12211公里;铁路通车里程129公里。巴南高速、巴广高速、巴达高速、巴陕高速(巴中段)为骨架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广巴铁路、巴达铁路南北贯通,实现了巴中至成都、西安、重庆三小时交通圈,巴中至达州、汉中、南充、广元一个小时通达,市内各县30分钟通达。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骨架,省道干线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外快内畅、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区域交通枢纽。    (二)物流业工具——现代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截止2015年,巴中市机动车保有量338435辆,而且每年保持4000多辆的速度不断递增。巴中市拥有货车22922辆,其中大重型货车3572辆,中型货车2537辆。据统计资料,2015年巴中市货运量2736万吨,比2014年增长了18.8%。其中公路货运量2251万吨,比2014年增长了14.1%,公路货运周转量376678万吨公里,比2014年增长13.5%;铁路货运量153万吨,铁路货运周转量7908万吨公里;水路货运量332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2347万吨公里。    (三)物流业主体——现代物流园区和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巴中市已经发展形成了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物流企业,培育出了城西物流园区、兴文物流园区、盘兴物流园区、平昌县川东北现代物流港、南江县东榆商贸物流园、通江县物流中心等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物流园区或企业。2015年,巴中市具有较强竞争力,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家,分别是四川省巴中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22亿元;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巴中市分公司,营业收入2.85亿元;四川巴中国家粮食储备库,营业收入1.12亿元。与此同时,四川泰通运输有限公司、平昌县腾达运输有限公司、平昌县东城物流有限公司、南江县通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光雾山红叶旅游运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新兴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四)物流业活动——商贸流通体系基本形成。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统领,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产品流向、交通条件等因素,着力打造 “市有中心商圈、县有特色商业街、乡镇有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村有农家店”的商品流通网络,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层次分明、功能完善、规范有序的现代流通体系。着力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四大流通网络体系。打造出了像草坝街商贸与巴中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的商业城,形成了一批主题特色突出、建筑风格鲜明、文化底蕴深厚、集聚效应显著的特色商业街区。西部国际商贸城、巴中汽贸建材城,秦巴山区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柳津桥国际城商业综合体、汽车交易市场、农资配送中心等一批重大市场建设项目业已建成,形成商品组织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品牌竞争能力强、辐射横跨区域广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分销体系。有力推动了国有、民营、外地资金多种所有制经营主体协调发展,形成了各类企业齐头并进的良性格局。    (五)物流业成果——对社会对经济贡献作用日趋突出。物流业为巴中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资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统计资料,2015年巴中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规上企业(规上是指:按照国家标准,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或者从业人员达到50人的企业)40家,比2014年34家净增了6家,增长了17.6%。在受我国总体经济影响,巴中市经济呈下滑趋势的情况下,巴中市2015年规上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242人,比2014年7938人增长了3.8%;实现营业收入12.31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1.4%;营业利润率4.6%,比2014年增长了0.3个百分点;企业社会贡献率达到34.0%,比2014年的31.3%提高了2.7个百分点;实现行业增加值19.32亿元,同比增长7.0%。主要指标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为巴中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巴中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引领不够。由于巴中市物流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尤其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确认。至今巴中市从市到县区均没有制定物流业专项发展目标和规划,没有出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专门政策性文件,没有建立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在对现代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上落后于其他地方。    (二)企业层次较低。受传统观念影响和物流专业人才奇缺的制约,巴中市物流业发展层次较低。一是规模小。部分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仍以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经营规模小,服务对象单一,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四川省物流协会发布的四川省A级物流企业名单中,巴中无一企业上榜。在发布的四川省重点物流企业名单中,巴中也仅只有巴中现代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巴中市鑫运东兴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巴中市东方鑫村商贸物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二是物流企业服务层次较低。大多数物流企业主要服务内容还是以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为主,缺乏增值性和创新性服务;信息化程度低,巴中市尚未建立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区域性、综合性的货运信息网络尚没建成,大多数企业基于传统的信息进行交易;第三方物流企业滞后,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不能有效融合,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物流企业操作流程不规范,没有开展等级评估和认证。三是人才奇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数只能用传统的思维,落后的运作模式开展业务,拥有现代物流意识、能掌握和运用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的专门人才奇缺。基于以上原因,加之物流企业自身参差不齐,造成了巴中市物流业还没有建立起健康的、有序的经营环境,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侵害客户权益现象时有发生。    (三)产业要素不全。一是缺乏制度规范。没有根据快速发展的物流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配套行业标准及管理制度,行业标准不统一,准入门槛低,良莠不齐,冲击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对物流业发展投入十分有限。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扶持政策少,宣传不到位,多数企业表示对现有的优惠政策不知情。此外,大部分企业反映企业税负重、成本高、停车难、进城难等情况。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由于没有与工业、商贸、涉农等产业和区域有效对接,信息不能共享,不能形成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因此难以培育和壮大本地龙头企业,也难以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来巴中发展。多数物流企业功能单一,技术力量和综合化程度低,缺乏辐射带动力。
3加快巴中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物流先行,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推进”的原则,科学编制《“十三五”巴中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巴中市产业结构布局、环境保护、投资来源、运营组织以及建成后经营效率和效益等因素,注重与城市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各项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科学制定指导方针、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二)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    1.建立园区聚合现代物流业。整合园区资源,重点建设好兴文物流园区、盘兴物流园区两个物流中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聚集,增强园区的聚合效应,提升物流企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2.整合资源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中小物流企业通过联盟、联合、兼并、重组,培育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的物流企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强化园区集成功能,积极引进商贸、货运、仓储等不同企业进入园区发展,打造一批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实现物流企业集聚发展,提升规模效应。    3.招商引资引进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包装、打造一批物流经营项目对外推介,大力引进大型物流企业来巴中市投资发展。重点围绕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业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在巴中市设立分公司、中心,面向全国或区域性的总部运营、集中采购、物流方案设计等经营活动,带动巴中市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助推巴中市经济发展。    (三)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结合巴中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应用物流信息软件、平台开发、快递物流、仓储配送等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发展,鼓励专业化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做到区域内物流信息共享,合理分配物流资源,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应用及物流成本。    (四)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在巴中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在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引导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加强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培养理论结合实际的人才,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着力开展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开展符合物流企业实际用人需要的职业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和服务质量的跟踪管理。   (五)加强物流行业管理。加强物流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协会要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建议、规范市场行为、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规范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加强物流统计工作的培训,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建立与国家一致的物流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工作模式,完善巴中市物流统计报表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物流业专题调研,分析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行业管理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随遇而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4748 | 帖子:2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