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巴中论坛   巴中最后的瓦匠!揭秘即将消逝的手艺!
返回列表
查看: 6521|回复: 1

[民声] 巴中最后的瓦匠!揭秘即将消逝的手艺!

[复制链接]

109

主题

131

回帖

992

积分

二级士官

鸽币
91 枚
银元
661 点
最后登录
2017-7-14
发表于 2016-8-2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每次提到乡村的房子,大家第一时间就肯定会想到那一块块古朴的青砖,满满都是回忆呀~

QQ截图20160828093807.png



青瓦是巴中农村建土房的必须品,而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房子是否住得舒适、舒心。因此,千百年来,瓦匠在当地是很走俏的职业。

QQ截图20160828094057.png



制作时,瓦匠师傅在特制的模具糊上经过踩得很粘的泥,使之成为中空的圆柱状,每个这样的圆柱体,可平均分成4片呈弧形的瓦坯,尺寸大概在20*25cm左右,要做到每一块分量的泥土,都能恰到好处,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QQ截图20160828094104.png
(给大神跪了)

待瓦坯晾干后,运进依山而建的瓦窑中烧制而成。
QQ截图20160828094112.png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住房习惯的改变,如今的农民建房更多的使用了钢筋混凝土作材料,所以现在新建房屋已基本不需要使用青瓦了。之所以还有人在做青瓦,大多也只是为以往修建的土墙房在修补屋顶、需要添加青瓦时提供一些瓦片。而仍然在青瓦制作一线的瓦匠们,年事都已高而且也没有徒弟,而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学习青瓦制作技艺而从事其它职业,瓦匠作为一种传统技艺、作为时代的产物,可能离淡出人们视线已为时不远了......

QQ截图20160828094118.png

QQ截图20160828094128.png

QQ截图20160828095827.png

可能现在已经有很多年轻的朋友们,都不知道一块块看似平常的青砖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在学之教育这里就来给大家大致介绍下,青砖的制造过程。


传统瓦坯制作工艺

制作工艺流程:踩泥→上泥胚→瓦胚加工、整形→卸胚→瓦胚晾晒→装窑→烧制→出窑

QQ截图20160828094143.png

打砖瓦的泥土是用当地粘性很强的黄泥巴。
砖瓦工场选在可以遮风挡雨的棚里或房檐旁边,挖一个料坑。先把地表面不能用的沙土和腐泥土挑走,然后把坑挖一米深。料坑要用水泡两三天,然后赶两头水牛进去、牵着水牛在坑内转圈用水牛踩、直到把粘土踩匀,粘土要像和饺子面一样可以擀饺皮了才行。[img][/img]

QQ截图20160828094150.png

看来牛也是匠人呢~这种坯泥用锄头是挖不起来的,只能用一种专门切割坯泥的弓子的工具来进行切割。码泥时要把泥打紧,不能有缝隙,外边表面用板子拍打平整,用潮湿的草帘子盖着,防止水分过早流失。

QQ截图20160828094158.png

QQ截图20160828094205.png

做瓦坯是一个转盘上放一个桶瓦模具。有一点像老式木制水桶用多块木条镶起来的,只不过没有桶底。制作瓦坯时,用钢丝弓在泥坯料上切割泥坯料,并把它包在瓦模具上把接头处的泥压紧粘牢,去掉多余的泥料然后用左手转动模具盘,右手用一个弧形工具上下不停地打压坯泥,并抹平坯泥,还要不时的沾点水磨光表面。

QQ截图20160828094215.png

QQ截图20160828094222.png

因为模具桶有三条凸起的木棱条,把瓦坯分成了三块瓦坯,松开模具就能将瓦坯提起来。[img]

QQ截图20160828094229.png

离开工作台把瓦坯轻轻地放在平整好的平地上,瓦坯要用一个铁针趁瓦坯还没有完全干透时,顺着瓦坯里面的三条棱印都划一下,等瓦坯干透了,双手从外面轻轻地一拍、瓦桶就散开成了三片瓦坯。若不小心力气大点瓦坯倒在地上就打碎了,白费了功夫。看来制作青砖真是一件胆大心细的活计呢~

QQ截图20160828094237.png

瓦坯风干后要搬到旁边的场地上码起来等待进砖窑烧制。这时千万不要遇上老天下雨,雨一淋,砖坯、瓦坯泡软了又成了一堆泥。为了防雨常用草帘子或塑料布盖好。所以一般在旱季少雨季打造瓦坯。

QQ截图20160828094244.png

风干后的瓦坯要码在砖窑里。一般先把瓦坯一层一层的堆码,而且层与层之间、行与行之间都要留烟火道。最上面留一个井口大的烟口,周围用泥土封死。在过去没有煤,都是用柴燃窑。由于要用大量的木柴,要进山上砍伐大树,把大树砍倒并劈成木柴,码成柴垜子。

QQ截图20160828094251.png

QQ截图20160828094259.png

[img]手工制瓦在我国历史悠久,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被机器代替。图片中的师傅都快二十年没有做过瓦了。本图片是师傅为了留下一个永久的记忆而专门进行的一次场景再现,为了尽力还原真实性。

QQ截图20160828094313.png


QQ截图20160828095130.png

QQ截图20160828095138.png

QQ截图20160828095145.png

QQ截图20160828095206.png
QQ截图20160828095228.png

QQ截图20160828095253.png

QQ截图20160828095313.png

QQ截图20160828095335.png
QQ截图20160828095350.png

QQ截图20160828095400.png

QQ截图20160828095414.png

QQ截图20160828095423.png

这种传统的制作砖瓦的工艺已经越来越看不到了。目前传统的瓦片主要用在老房子的维修上,需求量越来越小了,传承千年的制瓦工艺将面临失传,农村也都用水泥、砂浆浇灌房屋的楼板,代替了传统的桶瓦和青砖。如果我们再不注意它,这种传承了千年的工艺看来也要进历史博物馆了。

不仅仅是巴中的青瓦匠人,还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有着濒临失传的危险,如何培养新一批的匠人,继续延续传统工艺的火苗,也是如今我们每一个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14

主题

905

回帖

3207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11 枚
银元
2275 点
最后登录
2021-6-17
发表于 2016-8-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看来这一门技术将面临失传喽!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4748 | 帖子:2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