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巴中论坛   巴中历史人物NO.15排名
返回列表
查看: 11275|回复: 0

[爆料] 巴中历史人物NO.15排名

[复制链接]

17

主题

57

回帖

188

积分

上等兵

鸽币
17 枚
银元
96 点
最后登录
2018-10-28
发表于 2014-12-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楼致那些为巴中做出贡献的人们!
6d06b80e7bec54e76974fc5dba389b504ec26a96.jpg
NO.15李钟峨
d304f8dcd100baa16fa3a6f84410b912c9fc2e9b.jpg

李钟峨,字雪原, 又字雷泉,号芝麓 ,今四川省通江县 兴隆乡人,康熙四 十五年(1706年 )丙戍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职 翰林院编修、检讨,提督福建学政。 历翰林院讲读,左右庶子掌坊,日讲 起居注官,太常寺少卿,康熙壬辰科 会试考官,雍正癸卯广西乡试正主考 。李钟峨一生,曾任《三朝实录》、 《方舆路程》、《国史》、《分韵近 体唐诗》、《一统志》等各馆纂修官 ,主编《盛京志》、《保宁府志》、 《通江县志》等,著述甚丰,有《垂 云亭》文集行世。李钟峨尤长于赋律 ,为清初该体之肇端,影响深远。
钟峨,字雪原,号芝麓,李蕃次子,清 顺治十八年(1661)生。幼年多病,6岁 不能行,11岁始读书而不好学,15岁稍用 功读书,16岁与雷氏婚配,18岁正当芸窗 苦读之时,不幸父亲受诬入狱,与兄钟壁 奔走营救无效,从而认识到清官难当,贪 官易作,立志做父亲那样公正廉洁之官, 于是,且耕且读,发奋学习。


在且耕且读中,李钟峨遇到了几位德才兼 备的教师,第一是他的父亲,对他要求严 格;第二是胞兄钟壁,热心帮助;第四是 妻子雷氏,人称他的“二先生”,“春夜伴读 ,讲五经之义,雪朝吟咏,发诗词之微”。


在各位老师的指点下,李钟峨学业大进。 32岁中举人;42岁任遵义府仁怀县教谕; 45岁考中“三甲第二十七名进士”,康熙五 十一年(1712)51岁,受文林郎,翰林院 检讨加一级(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妻雷 氏授孺人(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 的封号),赠父母同官阶。同年任康熙壬 辰科会试同考官。取中查云标、吴翊等十 三人。(查云标,字学庵,今江西省婺源 县江湾镇人。康熙壬辰进士。官礼部主客 司主事。吴翊(1657-1716) 字振西, 号乐园。清太仓人。继善孙。颍悟过人, 工举子业,为诸生试辄冠其曹,其诗妙成 一家言,徐乾学致仕归,奉命编辑《一统 志》,开局于洞庭东山,集四方名士纂校 ,翊与焉。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 需次内阁中书,以疾卒,年60。 著作《砥 亭诗集》,《乐园诗集》4卷。)。


康熙五十六年(1717)56岁,任提督福建 省学政(提督学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 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取入 文武生2700余人。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四日(1722)61岁, 参加康熙皇帝的千叟盛宴,特诏“肩与”出 内东华门(千叟宴:千叟宴始于康熙,盛 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 者最多的盛大御宴。肩与:即轿子。东华 门:即紫禁城东门。清初,东华门只准内 阁官员出入,乾隆朝中期,特许年事已高 的一、二品大员出入)。

NO.14王良太
e10d5982b2b7d0a24067e7dec8ef76094a369a84.jpg

王良太(1917 - 1 991.3.29)

国开国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 工农红军,193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排长、连长

更多图片(10张)

、营长、

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工程 兵主任等职。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 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解放勋章。

1959年他下部队调查研究,发现雷锋 的先进事迹,亲自布置培养和搞好雷 锋事迹的宣传工作,还多次找雷锋谈 话,进行教育培养。为后来的向雷锋 学习运动打下基础。

因病于1991年3月29日在大连逝世, 终年74岁。

1933年1月参加红四方面军川陕保卫营, 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反敌“三路围 攻”、“六路围攻”战斗中,他作战英勇,不 怕牺牲,不久就被任命为红33军98师294 团2营1排长。1935年3月,他随部参加长 征。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他被调 到中央红军部队。1935年9月20日,他担 任攻克腊子口天险的第一突击队队长。

泽东同陈光、肖华、杨成武亲自看望突击 队,要求他们一定要突破腊子口。第一个 突击队战斗到剩下最后两人,王良太队长 身负7处重伤,还顽强地战斗,掩护并配 合后续部队一举攻克了腊子口。

2月,他被调到红二师四团四连任排长, 在消灭阎锡山“满天飞”四团的战斗中,他 率全排缴获山炮三门,不仅为当时部队中 拥有最好的重武器,而且还为后来建立延 安炮校奠定了基础。不久他就升任为四连 连长,在攻打曲子镇的马鸿宾部队及攻打 城子活捉敌骑兵旅长王有哲等战斗中,他 又立大功。山城堡之战,他率全连与敌人 拼刺刀,俘敌800余人,震动全军。

NO.13 宋永华

acc79925bc315c6041c086ac8eb1cb13485477d1.jpg

宋永华,1964年1 月出生,英国籍华 人,现任浙江大学 常务副校长,9年9月至2012年1 1月曾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 局副局长、“千人计划”专项办公室主

1997年,33岁的宋永华就被英国 布鲁内尔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聘 为教授,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工 程学教授,同时他还是英国皇家工程 院、英国核电公司、西门子公司讲座

2002年,因对电气领域的突出 贡献被布鲁内尔大学授予科学博士(D Sc)。2004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 士,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留英中国

同年,宋永华荣任英国布鲁内 尔大学副校长,也是在英国直接进入 大学高层管理的第一位华人副校长。 在电力系统领域里,宋永华的很多贡 献都堪称第一。

主要成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国际 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资 深会员,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英 国第一位华人副校长,英国历史上最年 轻的工程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讲座 教授,英国核电公司讲座教授,西门子 公司讲座教授,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 学会会士,IEEE/CS顾毓琇奖评审委员 会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特聘海外评审专家,中国科 学院杰出学者基金获得者 , 曾任职务1: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 局副局长 曾任职务2:“千人计划”专项办公室主 任
NO.12 朱士焕
8a6510385343fbf28b734f60b37eca8064388fcb.jpg

朱士焕(1913—2 011.09.01),男 ,四川省通江县人 ,中国人民 解放军少将,第五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曾荣获二 级八一勋章、二级 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 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1年9月1日,朱士焕同志因病在沈 阳逝世,享年98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四川通江县镇石 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共青团支部书记,区 赤卫队中队长,少共区委组织部部长,少 共赤江县委区委书记,共青团苍溪县委书 记,中共长赤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政治委 员。

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第30军长征,任 中共四川省委巡视员;

1936年12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37年10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 争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4大队组织 干事、第6队政治指导员,第3大队政治协 理员,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1大队政治 协理员,中国医科大学政治协理员、副政 治委员;

1942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胜 利后赴东北,任延边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 ,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副政治委员,东 北军政大学第4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四野战军东北军政干部学校副政治 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 七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吉林 军区副政治委员兼长春警备司令部政治委 员,吉林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沈阳军区 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

NO.11 王明坤
f52bc8fcc3cec3fd62b04d36d588d43f869427a4.jpg
王明坤,四川省巴中县人。

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司令部股长 ,援西军司令部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 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侦察 参谋、股长,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部 侦察科长,冀南军区第九旅二十六团参谋 长,第一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解放战争 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六旅参谋 长,冀南军区第八军分区参谋长,晋冀鲁 豫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旅参谋长,桐柏 军区汉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军区襄樊军 分区司令员,南京军事学院军事科学研究 部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 军参谋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 兼参谋长,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兰州军区党委批准,由陕西省军区、

军区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共同组 成“西安地区驻军支援左派统一指挥部”, 由时任21军军长胡炜、

黄经耀、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杨焕民任指 挥,袁克服(陕西省军区政委)、孙光( 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委)、方升普(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等为成员。3月9日,经兰州军区党委批准 ,“西安地区驻军支援左派统一指挥部”改 名为“西安驻军支援无产阶级革命派统一指 挥部”,并增补王明坤为指挥部成员。
NO.10 李钟壁
0541040852A239806A0A4B1249AC1855.jpg
李钟壁[璧],字鹿岚,又名元修,李 蕃长子,四川省通江县兴隆乡人。生 于清顺治十五年八月十二日(公历16 58年9月9日)。仪表俊伟,温厚端肃 ,沉静聪慧。少时受业于父,20岁受 业于山东牟县王源水先生,潜心研习 ,矢志高尚。年22岁,父遭诬陷下狱 ,孑身走京师,叩登闻鼓,五上公车 ,为父鸣冤。康熙二十三年(1684)从 芜湖迎父归里,家徒四壁,“念双亲衰 老,冀升斗禄稍慰亲心”。钟壁雨夜霜 晨,仍吟哦不倦。康熙二十六年中举 人。
康熙丙戌冬月(1706年),年已四十九岁 的李钟壁升任广西平南县县令,举家南迁 ,该地地僻民朴,读书识礼者少,盗贼横 行,土匪强盗甚多,李钟壁生活简洁,经 常下乡体察民情,并办学粤西分校[平南大 事记: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知县 李钟壁倡建平南义学,附设于县学宫明伦 堂]。五年后乡试入围者吕锦文等四人(皆 出身寒微,无钱读书)考中举人。

因匪患盗抢严重,李钟壁为其更加拥戴。

治匪患,多次只身前往匪穴,找其头目渠 某,劝其洗心革面,只要不再为匪,既往 不咎。渠某被李钟壁的仁德和胆识所动, 解散部众,顺为良民,平息了长期不能解 决的盗匪问题。此举深得朝庭赏识,在位 七年后破格(因举人)升任刑部督捕清吏 司主事,皇上例授承德郎,赠父母同官阶 ,御赐麒麟(法的象征,也称独角兽,青 铜铸,今存于通江县文管所)。

壁管理有方,才华出众。遭到个别官吏嫉 妒,又因其父就是遭受诬陷而获狱,借前 车之鉴,故称疾告里。回到家乡后,帮助 邻里,并将所置私田五十余亩济于穷困( 今济田坝)任人耕种,不收一文租金。遍 游山水,去福建、过南京,下杭州,访名 人雅士,览山川秀水,写惬意诗词。乾隆 元年正月初四(公历1736年2月15日)七 十九岁寿终。

李钟壁的一生,教敬父母,亲敬手足,钟 爱子侄,乐善好施,盛德孚人。在文学上 精韵律、善诗词,壁山春望,梳头石等诗 至今被后人呤颂。一生作诗词千余首,所 著《燕喜堂集》二卷录入《雪鸿堂文集》 收入四库全书(山东巡抚采进本)

父李蕃,弟李钟峨被后人简称为“通江三李 ”。
NO.9成洁
8fc4fc039245d68852bb7de0a7c27d1ed31b24f6.jpg
成洁 四川省南江县人。原四川省巴中市南 江县八庙乡中学初二学生,是身残志坚的 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队员。 1985年3月11日,在四川省北部大巴山麓 腹地的南江县高塔乡,厄运降临在年仅9 岁的农村姑娘成洁头上。成洁被高压电击 伤,医生为挽救她的生命,截去了她的双 臂。
在厄运面前,她经受住巨大的悲伤与 痛苦,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刻苦练 习用脚写字。从练习用脚写字,到夹一些 小东西,她每天反复练压腿和用脚拔草, 很快就能用脚流利地书写,还会用脚吃饭 、刷牙、梳头、洗衣服、下棋、打扑克, 自己料理生活。进入中学后,学习成绩名 列前茅。她用脚书写
1991年9月成洁在妈妈的陪同下,随中国 残疾人代表团出访日本,在长崎,她见到 了典子。代表团从日本访问回来后,中央 领导接见了他们。在合影留念时,共青团 中央的同志特地把成洁安排中共中央江总书记后面,并介绍说:“这是四川的 成洁……”。总书记接见了他们。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4748 | 帖子:2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